数十城支持“商转公”,房贷成本能省多少?
43 2025-04-05 19:16:59
国内有些著名经济学家甚至追随附和美国的中国导致全球失衡和金融危机的论调,完全不顾美国荒谬责难激起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和政府的坚决驳斥,这种罔顾事实的自虐、自责现象不合常理而且绝非偶然,这种现象显示出为实施栽赃中国的战略,美国能够有效组织公关活动达到舆论宣传目的。
过多收缩会造成硬着陆,应该通过逐步微调实现整体经济平稳回落,这也是顺应经济周期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自然回落,是稳增长的必然要求。这些经济联合体通过贸易、金融、关税等一体化,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促进了经济增长。
与美债危机不同,欧债危机的危机源是主权债务,主权国家的信用出现危机,从而波及银行等市场主体,包括全球资本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和经济增长预期,经济风险传播到市场主体,这个危机的基本形成过程是政府→市场的传导机制。美债危机是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投资低迷,消费者信心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联邦政府为了提振市场信心而实施的提高债务上限,大开印钞机,从而突破债务上限,带来全球资本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和经济增长预期大幅波动。(二)重点发行国家公债,防范地方债务风险虽然有国外主权债务危机的教训,但是不能谈债色变。地方公债风险日益积累,地方政府融资行为亟待规范。调整的重点是存量还是增量?一般的观点认为应该调整增量,从而带动存量调整。
欧元区是否会出现政权更迭救市的多米诺骨牌,还要拭目以待。按照欧债危机的基本走势,中国应该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走向不变。其次,中国可减税以刺激消费。
况且,这些人还不喜欢中国,所以根本行不通。从长远来看,中国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技术含量和工业部门的质量。重要的是,通过资本市场和技术投资,将全球性公司整合到中国经济中来。随着欧洲危机日益加深,它对中国的不满似乎也在在加大。
欧盟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即是消极态度的明证。中国还不具备大规模涉入全球金融事务的能力。
他们拥有的是专有技术和工艺,而不是知识产权。中国会有影响欧洲事务的一天,但至少还得等十年。第四,援助欧洲对中国人民不公平。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提高生产率,而不是需求。
事实上,中国的援助反而可能引起它对中国更多的担心,强烈反对中国进入 韦森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温州民间借贷 房地产 税收政策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人民币升值 。东莞和珠三角地区听说也是这样。像在温州设金融试验区的想法,以及中央政府拿财政存款去救温州建议,都是没看到问题瞎招。
信贷规模想控制也控制不了。只有把钱留在民间,老百姓和企业会知道怎么花,花得才有效率。
除去房价之外,医疗和养老金双轨制、通胀中物价的上涨,等等都让人感到对未来有不确定之感。你把银行利率提高到10%-15%,看房价下来不下来?现在政府在各地推行的限购令也足够荒唐,它进一步扭曲了市场。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信贷是5.68万亿,还有表外信贷、民间高利贷和社会融资。欧洲政府负债是很厉害,但老百姓日子实际上过得并不坏。我相信在现有体制下,我们是能够慢慢做到预算民主的。而温总理今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定的目标则是年增长8%,你看,全国的财税部门都完成政府自己所定目标的370%了!现在政府征税都快疯掉了。2010年以来,政府决策层的基本宏观货币政策是把准备金提得很高,到了一个历史的高位,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中小银行是19.5%,但却把利率压得很低,目前利率只有3.5%,这就出现了一个极其荒唐的货币政策组合。他们拿到救济金后,仍然可以去酒吧喝酒、去超市买东西,没有房子可以租房,仍然可以过着舒适的生活。
这也是今年的一个热点话题。现在真正缺钱的是银行,广义货币主要是由银行存款所组成,而银行把储户的存款大部分贷了出去,实际上银行内部的可贷资金并不多,所以才出现了全国大面积的钱荒。
征了那么多税,今年全国财政收入会超过10万亿,政府是怎么花的?美国政府看上去好像是负债累累,问题很大,但美国政府3万多亿美元的财政支出里面,1.9万多亿美元是用在医保和广义的社保上,占整个财政支出的60%-70%。目前所知,温州本地储蓄,加上从上海、香港楼市撤资回来的资金,有七千多亿元的存款。
从贡献GDP的三驾马车分别来看,我们的经济下行是毫无疑问的,只是多快、多长时间的下行问题。韦森:政府税收和财政收入猛增,货币政策又违背市场运行的逻辑,还有什么可讲的?!记者: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建议,你对明年寄托的希望?韦森:在财政政策上,真正要有一定幅度的减税,并修改预算法,逐渐约束制衡政府征税的权力。
买他们生产的东西,比直接买国债更能救他们。温州最近发生的事情,只不过是这钱荒的一个地方表现而已。当然,这需要把关税降下来。最近一位金融学专家朋友告诉我,据他们的研究团队测算,目前中国的自然利率约为7%左右,而自2010年以来这波通货膨胀来临之后,在中国借款的真实利率约负3%。
钱荒的原因,其根源在于决策层宏观货币政策。限制房价有用吗?有可能吗?这根本没在宏观上弄清这些年房价不断攀高的根本原因。
他认为,无论决策层的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实际上都问题很大,尤其是对于货币政策,韦森教授提出了直言的尖锐批评,说其荒诞和有违市场运行的逻辑。对于税务部门,我征到的税越多,业绩越高,拿到的奖金越多。
再回到温州的例子上来,温州缺钱吗?不,温州不缺钱。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71292.18亿元,同比增长27.4%,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81663.34亿元,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9.5%。
你要从征税上启动预算民主,从建立税权法定的制度上来启动改革,就要加强人大的功能。减税是民企解困的唯一途径记者:今年,长三角、珠三角的民营企业陷入困境的现象比比皆是,同时,很多年轻人因为觉得在地方上靠拼爹没有理想的就业机会,只好去北上广,一度有逃离北上广的说法,但不到一年,大气候变成了回到北上广。要做到人民代表真正代表选民的利益,要人大代表专职化,首先要唤醒纳税人保护自己权利的意识。政府的最好应对之策,我在青岛FT的金融高峰论坛上的一次演讲中说了:如果政府决策层不在我们改革与发展的一些重大、根本和整体问题上有所作为,就短期来讲,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落实就有堪忧之处;从长期来看,我们能否在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更甚为令人怀疑。
三个因素:外贸出口到了顶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热潮过去了,再过个两三年、铁路高铁高速公路等工程项目都完成了,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情况也在慢慢过去;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目前看来多半还只是个美好的愿望,总是像场梦一样。货币政策上,降低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基准利率,或者至少保持基准利率不变,慢慢顺应市场运行的逻辑达至货币市场的供求均衡。
韦森:民营企业这么糟,政府部门投资扩张所导致的信用膨胀、贷款膨胀,又不断造成广义货币的膨胀。现在中国企业的工资在上涨,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做实业干吗?做了基本上不赚钱,很有可能还是亏钱,还要惨淡经营,做得那么辛苦,于是很多民营企业家关了厂,不去做实业了,去做私募投资、去放高利贷去了。
发展服务业和虚拟经济固然很重要,但中国还没到那个阶段,还无法像美国一样大量依仗服务业来推动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房价不下跌,地方政府又需要依仗卖地收入,而现在卖地很难了,一是卖不出去,二是国土资源部管着你。